卖产品就是卖不同,这句营销行业的经典话语至少有20年了,当然没错,但时过境迁,这样的产品理念在过去增量市场是没错的,市场蛋糕在蓬勃发展,有不同有差异的产品,能更快更好的获得客户的青睐,但今天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,甚至下行市场,蛋糕在不断缩小,零和游戏下,营销规则也要变了。
你是否注意到,5年前55吋的彩电还要3000+,如今,75吋彩电是这个价格,55吋的彩电1800左右,而且,现在的彩电不仅在硬件配置、外形设计上越来越接近,众多品牌更多的是在价格、系统上竞争。
我们更熟悉的是手机,现在的手机如果不看logo或打开手机,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,记得小米的雷军说过:没有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。小米手机的成功之道是什么?就是价格,用价格撬动市场,用规模降低成本,可以说,价格才是小米的第一竞争力。
爱喝咖啡的也知道,星巴克在2024年11月底准备出售中国业务,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是星巴克开始迷茫,不知道如何应对瑞幸咖啡,你有,我优,你优,我廉,颠真不破的真理,不仅是瑞幸咖啡崛起的底层逻辑,也是百事可乐、沃尔玛、优衣库、东鹏特饮的成长秘籍。
任何行业,技术不断进步下,最终一定会遭遇技术瓶颈,投入巨资的技术突破,对用户的感受越来越小,甚至无感,就像时速300公里的汽车能造出来,但车主没有必要买。曾经,电脑、手机都走过比拼内核的时代,如今,大家的配置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比拼的是性价比,所谓的【质价比】仅仅是换了个名称。
2024年12月份,红米K80推出后,第一天就销售66万台,就是配置给的足够,尤其是电池达到了6550,而价格只有2499,而别的品牌大都是3000+甚至4000+,用户会有钱包来投票的。
手机、电脑算得上高科技的东西,尚且进入技术瓶颈,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润滑油,能卖出什么不同什么差异来?性价比才是王道。当然,确实有些添加剂能在某方面起到特殊功效,但如果成本推高过多,用户就难以接受;如果价格保持不变,企业又减少了利润。
润道学院说过:用户多掏的钱,至少要有1倍的回报,否则,用户吃亏上当就一次。比如,你的产品价格比友商贵了0.5倍,就要能比友商多创造1倍的价值,如果忧伤换油周期是2万公里,你的就要达到4万公里,用户才会觉得【值】,达不到就是【亏】。
作为品牌或企业操盘手,我们不要老关注什么趋势、创新、变革、机会,这样会让我们总是追逐热点,目标便宜,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什么才是不变的,底层需求,牢记:用户需要物美价廉的产品,是永远不变的。这也是科技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,你说呢?
1.2025(第11届)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,7.7-8日,无锡;
2.嘉宾分享内容预告+参会名录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