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1月底,星巴克中国发布消息,准备寻找中国潜在买家,和当年的麦当劳一样,准备找接盘侠卸包袱,当然,对外说法很委婉:包括出售该业务股份,引入当地合作伙伴,并非正式地评估了包括国内私募股权公司在内的潜在投资者的兴趣。而现在,星巴克当前的出境,可比麦当劳的处境困难多了。
星巴克新任CEO说,他正在努力更好地了解星巴克中国的业务,并指出竞争环境似乎“极端”,宏观环境“艰难”,并表示,星巴克需要弄清楚如何扩大市场,并正在继续探索有助于其长期发展的策略合作伙伴关系。话里话外都说明,星巴克中国业务处境艰难,不得不借助外力来扭转颓势。
曾几何时,星巴克的门店,一度是城市的风景线,引起人们争相打卡的那种。一杯星巴克,也曾是很多“精英白领”的标配。但如今,在星巴克门店里,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场景:打牌、下棋、休息、聚会等场所,有20年前茶社的即视感,如此松弛的场景,还是我们记忆中的星巴克吗?连我这个经常到星巴克写东西的人,现在也懒得去了,又吵又闹。
星巴克的品牌高溢价正在被终结,中国市场的价格战他耗不起。2021年星巴克焕新重启,短短2年多不到30个月,星巴克在营收、利润上双双超过星巴克。曾经喝咖啡有面子,现在,喝瑞幸和喝可乐一样,没有高低贵贱,是一种国民饮料。2024年末,瑞幸在中国的门店数是星巴克的3倍多,营收是2倍多,并率先进入下沉市场。
星巴克难以放弃自己过往的偶像包袱,迄今不敢直接参加价格战,主要通过发放优惠券、推出优惠套餐和参与直播促销三种形式加入价格战。由于缩手缩脚,效果并不明显,尤其是在品牌袪魅的大背景下,曾经免收或少受租金的情况逐步减少,星巴克的运营费用将逐步上升。
随着瑞幸咖啡推出奶茶,库迪推出店中店,蜜雪冰城、肯德基麦当劳也力推咖啡,相互渗透成了趋势,星巴克的日子将会越发难过,卖身是最好的解脱。这反而也说明,水土不服或跟不上形势的品牌企业,都会被市场淘汰。
1.2025(第11届)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,7.7-8日,无锡;
2.嘉宾分享内容预告+参会名录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