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品牌、做代工,就选【中国润滑油企业百强】,靠谱!
0

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,却成不了高手?

2023.08.08 | 润道 | 1136次围观

有一个充满欺骗性的理论,叫一万小时定律: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。 其实这并没有错,只是很多人容易只看到时间——1万小时,误以为只要投入了足够时间,就能成为专家。
其实,投入时间只能让你拥有“经验”。一个人只要肯做,很容易拥有10年经验,但却很难成为这个领域里真正的专家。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,既不是天赋,也不是经验,而是“刻意练习”的程度。
一个工作做的久了,就容易产生“惯性”,很多事情按部就班就可以,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套SOP,很多人就把它当成了“经验”。
比如,很多公司在做私域流量的时候,社群运营人员形成了一套“惯性”动作:到了公司,在用户群里发一轮早报;挑选一些商品链接,丢在群里;看看用户问题,挨个回复;踢人,拉人,踢人,拉人;发红包,激励大家来点链接;看一眼打卡活动数据,推用户完成任务…你发现了吗?这些动作的重复性很高,完全是一种“惯性”,几乎不用动脑的。一旦进入这种“惯性”状态,你就很难再取得新的进步了。
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,刚开始不会,就一次次尝试、摔倒、调整动作,直到可以顺利上路,终于从不会到会了,这是进步。学会后,你就容易进入了“惯性”,甚至再也意识不到自己是怎么上车、拐弯的。然后,你的这种状态,可以以保持一辈子。
对于普通人,这当然没什么问题。但如果是自行车运动员,就不行了。想要真正达到专家水平,运动员必须提醒自己跳出“惯性”状态,训练场上的每一个弯道,他都经过了几千上万次,但下一次训练,还必须要仔细思考刚刚的技巧、用时、姿态,应该如何提升。
运营社群也是一样的,每一次在群里发内容,和用户互动,回答问题前,你都值得先问问自己,是不是又“惯性”了?你可以提醒自己: 上次我的沟通,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?为什么同样的问题,客户还是每次要问? 有没有昨天承诺帮客户咨询的,还没有给他答复?你最好有一份沟通清单,像学生的例题集、错题本一样,每天补充,每天回顾。
在工作中,我们面对的任务往往是复杂的、完整的,你必须要调动很多能力和知识去完成它。比如,如果你是一个用户运营人员,你可能需要在一天里用到活动策划、文案撰写、沟通设计师、物料采购、计划表制定等十几项能力。但是,刻意练习,则是在一段时间里集中训练部分能力。
为什么要这么做?因为在日常工作中,这些实战性任务,往往无法让你聚焦于每一个细节,你的精力会更多放在整体性和进度上。日复一日,你或许更熟练了,但因为每一个局部没有突破,结果就是长期处于一个及格水平。我们需要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,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。
磨刀不误砍柴工,刻意练习就是在“磨刀”。当别人都在拼命砍柴的时候,很少有人肯放弃眼前的利益,去选择磨刀。大多数的刻意练习,都意味着要牺牲短期利益。一方面,当你在用自己不熟悉、不舒服的方式做事时,效果就容易下降;另一方面,必要的时间投入,也增加了你的成本。
就像我们用电脑打字一样,按标准指法搭载需要对照着键盘表,一个个去敲字母,还要注意指法,用正确的指头敲正确的键,效率非常低,不仅比写字慢,甚至比一指禅都慢,但当你掌握了要领后,速度就会有质的提升。刻意练习,要舍得投入,看得长远。
千万不要动辄说自己干了10多年销售,甚至20年的销售了,你可能仅仅是把1个经验用了10年或20年,并没有真正的长进,这也是一些老油条在跳槽后,遭遇职场滑铁卢的根本原因。成功路上没有秘密,就和营销没有所谓的秘籍一样,都是公开的大道理,但人们却总幻想走捷径,你今后会刻意练习吗?

本站365724.COM公众号:nj365724,愿景:读润滑学院,学品牌运营,做亿元企业。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实操建议,风险自负。
1.2025(第11届)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,7.7-8日,无锡;
2.嘉宾分享内容预告+参会名录;

标签: 招商培训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