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3年影响到了方方面面,基础油、添加剂涨价,物流不畅,人员流动减少,车辆保养频次、费用都断崖式下滑,成本在上升,但零售价却几乎位思维的,甚至还下调了,车用润滑油企业叫苦不迭,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。
其实,这只是车用油有着庞大的渠道网络和从业人员,从而放到了这种焦虑感。而有着市场份额半数以上的工业油领域,不仅没有这个烦恼,反而获得了新生,为什么会这样呢?
大部分工业油企业是就近销售,典型的是东莞、苏州两地的润滑油企业,服务的客户大都是周边企业,辐射半径有限;也有的专注于某些行业领域,比如钢铁、水泥、冶金等,产品专、特,替代品少。在疫情之下,所受到的影响有限。以武汉疫情封控半年为例,车用油企业通过渠道做市场,如果无法供货,渠道商就会更换品牌,而工业油是就近销售,大家都停工,也就谈不上影响;而最近的上海苏州疫情,前后几个月,车用油企业大受影响,而工业油企业受损有限。
在以往,规模工矿企业的设备,尤其是外企,几乎都盲目崇拜国际品牌,有的甚至是设备商的指定用油,在这种情况下,民族工业油企业只能拾遗补缺,而在疫情之下,各项成本都在上升,企业则是能省则省;更由于多年发展下来,中外润滑油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,除非高精尖产品,绝大多数产品几乎没有差距,甚至民族润滑油指标还超越了国际品牌;在服务商,民族润滑油企业更是灵活,尤其在服务上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,不仅随时送油上门,还替客户更换、清洗,让客户无需烦恼。至于价格上,更是让企业心动,以用量最大的液压油为例,壳多美的价格是3300以上,而民族润滑油企业同样品质的液压油,只需2000多,便宜了3成,如此高的性价比,谁不心动。
不仅普通工业油异军突起,特油领域,民族润滑油企业也披荆斩棘,如风电润滑、金属加工、煤矿用油、钢厂油脂等。好风凭借力,在大环境的推动下,民族润滑油企业开始涌现巨鳄,安美科技、富兰克都已经接近10亿级规模;统一的工业油销量占比也快速提升,老牌的长城、昆仑更是可圈可点。像安美,更是从单一的油品供应商,向工业用品服务商转型,打造冠联商城;顺益体系,也建立了产业园,为客户、同行提供综合性服务;加美则抓住福建、江苏两个核心区域,就近为客户服务。
我们预计,在不远的未来,随着降本增效理念的不断深入,工业油领域将和手机、电脑、电视、空调等行业一样,民族品牌成为中流砥柱。
1.2025(第11届)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,7.7-8日,无锡;
2.嘉宾分享内容预告+参会名录;
发表评论